2021年上半年中國電梯行業全球一片獨好,行業新梯訂單平均增長超過26%,國內幾個主要上市公司均實現了營收增長。
而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繼續維持一片欣欣向榮,通力、日立、三菱、奧的斯集團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營收均超過100億元,而且售后服務收入持續增長,已經接近營收的40%。但是作為國內民族品牌企業,新梯銷售依然是各大廠家的主要任務,目前全國超過600家民族品牌企業,業績正在加速兩極分化。
作為國內民族品牌領頭羊新西奧電梯集團旗下的西奧、西子、速捷三個整機品牌業績均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而根據老魚初步了解,發現訂單實現50%以上增長的企業基本上都是浙江企業,還包括:沃克斯迅達(湖州)、快客電梯(嘉興)、林肯電梯(嘉興)、華夏電梯(湖州)等等。
為什么浙江企業突然在2021年實現了井噴式增長,尤其是如此高的訂單增長速度會不會影響制造廠家的供貨品質和供貨速度?這些電梯企業的發貨會不會出現問題。
要知道當年日立、通力、三菱等外資企業在訂單高速增長期間均出現了發運滯后,錯件率高,無法按時交付等問題。那么西子、西奧、快客、林肯、華夏等企業面對如此洶涌而來的電梯訂單,能頂得住嗎?
老魚上半年考察了其中林肯和西子電梯工廠,盛文龍總裁和劉文超總裁都表達了訂單劇增帶來的生產壓力,但是目前交貨還是正常的,工廠正在進一步深調以進一步提高產能。
那么為何浙江電梯企業面對如此高的增長居然還是很有信心實現按時按質的發運和交付呢?
我們再來聯想一下2020年奧的斯撤離廣州工廠,選擇在浙江嘉興新建工廠,最大的原因是浙江具有完善的、更低成本的配套產業鏈。上述增長快速的西子、西奧、速捷、林肯、華夏電梯其全部都與電梯配件生產企業有關,西子電梯部件集團(目前很多已經整合到新西奧電梯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電梯配套企業,這也是新西奧旗下這些電梯企業能夠在電梯銷售上狂奔的原因,根本不怕生產不過來,也更不無需擔心交貨期,老魚甚至在西子電梯工廠看到了很多蒂升電梯等外資品牌的OEM部件。
而快客電梯就是建立在嘉興西子電梯部件供應鏈基礎上的工廠,當然隨著業績的高速增長,目前快客電梯也在積極增添新設備,未來其還有可能融入中車交通平臺;華夏電梯本身就是電梯部件企業轉型,位于電梯之鄉南潯,南潯開發區的隨便一條大街的電梯配件公司就可以組裝出一臺電梯來。林肯電梯的實際控制方是安利索電梯集團,盛文龍離開西子電梯集團后,是完全按照西子電梯集團產業布局了安利索電梯全產業鏈,目前除了安利索、林肯兩個電梯整機品牌,安利索集團擁有門機、曳引機、控制柜、安全部件等完整的電梯部件生產線,其中其門機產品也是行業內著名品牌。
各種跡象表明,浙江電梯產業配套完善是這些電梯企業能實現高速增長的原因。
但是為什么偏偏是2021年上半年呢?
再分析深層次原因,是這些企業更加具有產品競爭力,因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大宗商品暴漲,2021年上半年電梯生產原材料繼續一片大漲。很多企業都無法消化,不漲價就會出現虧損,而本身就有完整部件產業鏈的浙江整機電梯制造企業無疑更具有大縱深調整的能力。
正是由于電梯部件價格暴漲,使得中國北方的一些小規模電梯企業成本高起,甚至連遠大博林特這樣的上市電梯企業也因為原材料暴漲,雖然營業額有所增長,但是在回歸主業的關鍵年份,面對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中報還是出現了虧損。
不可否認,正是電梯部件價格漲價,導致了電梯行業業績兩極分化更加明顯,而浙江電梯企業因為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供應優勢,競爭力明顯提高,為業績實現高增長開創了非常有利的局面。
不過2021年8月份以后,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進一步深調,國家全面禁止境外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強化房子是用來住的。目前很多民營房地產企業均已經暫停拿地,減緩開發進度。這對電梯行業來說會進一步加大行業洗牌,未來開發商必將更會強調新梯產品的性價比,而這對正在規范化、有志于競爭中國電梯市場民族品牌領袖的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機會,短期內會有更多的浙江電梯企業在2021年實現高速增長!
日前,公司與亞太•雄智谷項目簽訂電梯購銷合同。
亞太集團成立于1996年,總部位于河北保定。業務范圍覆蓋全國、精耕河北。產業涵蓋通信科技、文化旅游、產業運營三大業務領域。
亞太•雄智谷項目占地318畝,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元,是集大數據、物聯網、科技醫療、創新科技研發等一體的智慧產業綜合體。定位為“創享生態港、多維產業城”,以全功能定制型企業總部、城市創享空間等產品全力服務入園企業,匹配雄安新區發展,帶動保定高新技術產業升級。
每一次合作都源于客戶的信任,我們將用專業服務為亞太•雄智谷項目高端品質錦上添花。
夏日來臨,汛期多雨極端天氣頻繁,暴雨猶如電梯的“天敵”,一旦電梯底坑進水,可能出現漏電、運行異常以及基礎安全機制失效等安全隱患。
奧的斯自主研發的物聯網底坑進水檢測裝置能發揮智能監測功能,當電梯底坑進水,水位到達安全警戒線,電梯便會自動??烤徒鼧菍?,并向乘客發出語音提示離開電梯,暫停運行直到修復完成。
物聯網底坑進水檢測裝置提前預警異常狀況,讓物業和電梯維保人員及早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對乘客的安全保障。
本月,公司與涿州市卓悅城項目簽訂48臺電梯購銷安裝合同。
卓悅城項目由保定華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規劃有42棟住宅和9棟洋房,位于涿州市主干道華陽路上,屬市中心位置。附近有多家商超,3家醫院,7所幼兒園,2所小學,7所中學,出行、醫療、教育、購物等極為便利。另外,卓越城整體綠化率高達35%,是涿州市唯一一個綠化面積超過10萬平米的公園社區,實為追求生活品質的成功人士置業安家的首選之地。
錦上花電梯公司將盡心盡力,為項目品質錦上添花,為涿州市場再樹電梯樣板工程。
這幾天我們中國人最驕傲的事情莫過于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搭載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的運載下進入太空,成功進入中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空間站,中國人正式進入入駐太空時代。而作為中國電梯人,我們也在為人類能住的更高不斷努力,更令我們驕傲的是這次送航天員進入太空也有我們中國電梯人一份功勞,航天員正是搭載中國民族品牌沈陽遼海防爆電梯進入軌道艙的!
中國當前電梯行業幾乎為外資品牌壟斷,很多老百姓只知道日本三菱、美國奧的斯、瑞士迅達等洋品牌,并認為只有這些外資品牌電梯才是好電梯,電梯是高科技產品,中國造不了或者中國國產技術不行必須依賴國外先進技術才能造電梯。所以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外資品牌在中國電梯制造行業不僅控制了輿論導向,很多所謂的電梯專家、甚至協會領導成了宣傳這些品牌的“公知”,獻媚到了無以復加的的地步。而我們的很多的政府公建項目采購也幾乎淪陷在這樣的怪圈之中,一個中國公司建設的中國機場、中國地鐵居然不敢用中國自己的品牌,很多招標居然硬性的規定了只要外資品牌這樣喪權辱國的條款。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外資品牌電梯真的比民族品牌電梯好嗎?我們中國沒有知名的民族品牌電梯嗎?我們真的造不出一臺升降電梯或者商場的扶梯嗎?
很顯然不是這樣的,無論是改革開放前,還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民族品牌發展一直都存在,而且實力不俗。迄今我們早就有了全球十大電梯品牌之一的康力電梯,我們有康力、快意、廣日、梅輪等主板上市電梯企業,中國品牌電梯早就出口全球,韓國地鐵、印度地鐵、甚至美國、德國的很多大樓都在采用性價比更高的中國品牌電梯。但是我們中國政府有些國有企業居然不信任自己國家的品牌,再加上有些開發商、行業領導、老專家的“公知”長期引導,導致很多老百姓也不信任民族品牌了。但是實際上今天外資制造企業奧的斯、日立、蒂升、東芝等幾乎所有電梯部件都已經在中國采購,甚至整機實際上都是在中國某些民營企業貼牌的。這些外資企業賣的是什么?是設計還是技術?我想就目前中國電梯的全球制造能力,這些外資企業在中國賣的只有“高大上”的品牌了。電梯的核心部件曳引機、控制柜、門機,中國的民族品牌已經擁有全球最好的技術和制造能力。如此,一個擁有全球70%電梯制造能力的國家,市場上70%的產品是洋品牌,那么一定是我們這一代中國電梯人最大的悲哀。
這次執行航天任務的防爆電梯就非常有技術含量,甚至國外很多國家,很多全球知名品牌都造不出這樣的電梯來。電梯制造商中船重工(沈陽)遼海電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隸屬于央企中船重工集團,其在電梯行業內絕對只是一家小企業,但是它制造了中國第一臺防爆電梯,并且成功擔負了多次中國航空航天任務。保障電梯運行的技術員說:“航天員乘坐電梯的感覺就像在平地坐高鐵一樣舒適平穩。”遼海酒泉航天基地的防爆電梯必須做到防電弧、防塵、防腐蝕、防沖擊波等等特性,其生產的防爆電梯是目前擁有國內最高速度的防爆電梯,性能遠超那些洋品牌。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中國本土電梯品牌呢?
電梯本沒啥高科技,如果說有高科技含量,那么中國民族品牌電梯制造企業也早就掌握了這項高科技。就當前情況,即使所有外資品牌電梯企業全部退出中國,中國民族也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滿足摩天大樓的高速電梯,滿足人民日常住宅小區的住宅電梯,滿足機場地鐵的公交扶梯,滿足商場百貨的商業扶梯。而且我們的康力、快意、廣日等等上百個電梯民族品牌的技術能力和品質已經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外資品牌了。
6月4日,全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長沙召開。
紅網時刻6月4日訊( 記者 盧欣 湖南日報記者 陳淦璋)今天召開的全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現場推進會提出,抓住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要機遇,在全省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三年行動,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力爭加裝電梯3000臺、4000臺、5000臺,基本形成建設運行維護一體化的常態長效機制。副省長陳文浩出席會議。
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既有住宅累計加裝電梯2423臺(其中,老舊小區安裝1537臺)。分地區看,長沙、株洲、岳陽、常德等4個市州工作推進力度大,加裝電梯數量占全省總量的80%以上。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作為今年全省住建領域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具體由省住建廳牽頭,發改、財政、自然資源、市場監管、通信管理、國家電網等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會議要求,堅持“城市政府主導、部門全力配合、街道社區落實、單元業主主體”原則推進,要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建立街道社區搭臺、樓棟長牽頭、居民共議的基層協商共建機制。各地要從全面摸清底數、加快項目建設、嚴格質安標準、健全維保機制、強化政策支持等方面發力,力爭通過3年努力,基本解決全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剛性需求,切實提升城市居住品質。
PS:三年1.2萬臺,電梯廠家們,加大開發湖南電梯市場的力度吧
今天是什么日子?為什么要出特刊?
管他呢,先說正事。
電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無論是住宅,還是商場、地鐵站、機場,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相對于汽車安全,電梯安全知識急需科普。下面錦上花電梯公司為大家帶來電梯安全知識,從而幫助大家增進對電梯的了解,正確使用,保障安全。
話說回來,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5.20啊,5.20是錦上花電梯公司成立12周年紀念日。公司以“保障大眾乘梯安全 助力城市建設發展”為使命,專注電梯安全12年。未來,仍將不忘初心,繼續用實際行動為電梯服務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公司繼去年9月份中標徐水尚熙城項目后,近日,再次攜手奧的斯機電電梯公司與巨力集團簽約,將為星空明月城項目提供高端電梯和專業服務。
星空明月城項目位于徐水城區南部,新城發展核心位置,緊鄰劉伶公園,南鄰南外環,西鄰尚品步行商業街,東側是城內大街南延。處于繁華生活區與生態花園區的交匯中心,定位高端,并延續了巨力集團項目一貫的高品質追求。
每個項目的簽約都源于客戶對我們品牌和服務的信任,錦上花公司將秉承“奉獻實現價值 共贏創造未來”的核心價值觀,與奧的斯機電公司一起,以嚴格的安裝管理和優質的服務為星空明月城項目整體品質錦上添花。
核心提示: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是當時國內首部電梯安全法規。時隔9年,南京市對《條例》進行首次修訂,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
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是當時國內首部電梯安全法規。時隔9年,南京市對《條例》進行首次修訂,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日前,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對《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修訂草案)》)進行首次審議。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時新峰參加會議,報告《條例(修訂草案)》修訂情況。他表示,提請審議的《條例(修訂草案)》共9章65條,包括總則、生產和經營、使用、維護保養、檢驗和檢測、監督管理、應急處置、法律責任和附則?!稐l例(修訂草案)》在破解電梯“久病不治”難題、強化主體責任落實、推進物聯網技術應用、建立電梯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等方面都有創新內容。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該市電梯總量達11.6萬臺,且年增長幅度一直保持在8%以上。這也讓市民百姓對已制定多年的《南京市電梯安全條例》有了新期待。因此,此次修訂既是為了貫徹落實上位法及中央有關要求,固化電梯安全監管改革創新成果,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隱患治理、風險防范,更是為了回應市民期盼,更好地為市民群眾的乘梯安全“保駕護航”。
《條例(修訂草案)》都有哪些特色亮點?
三大難題破解
實施三大舉措,破解高層建筑電梯、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突出問題
目前高層電梯困人故障占全市86%,故障救援難、停梯影響大,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大多為業主自主自管,存在部分緊急報警裝置無人應答的情況?!稐l例(修訂草案)》,回應民生關切。
強化保障機制。鼓勵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所有權人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維護保養單位等履行使用單位職責,明確資金保障和分攤機制。將兩類電梯列入安全責任保險覆蓋重點范圍。
增強應急能力。要求高層建筑電梯配備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設施,將其應急處置納入消防演練內容。鼓勵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緊急報警裝置與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聯通。
實施重點檢查。要求對15年以上老舊高層建筑電梯進行安全評估,對其中困人故障率高的實施重點檢查。
厘清四方面責任,破解電梯安全涉及鏈條長、主體多難題
制造企業——明確保修責任,設置最低保修期限,保障電梯產品質量問題的及時解決。
業委會——首次明確業主委員會參與電梯安全管理的職責要求。
使用單位——細化協調困人救援、移交技術檔案、監督維護保養作業等職責。
維保單位——強化應急處置職責,增加服從應急指揮調度職責要求。
嚴控三個關口,破解“先天不足”“久病不治”難題
在設計選型環節,明晰建筑設計環節電梯選型和數量配置要求,消除“先天不足”隱患。
在土建質量環節,規定土建質量要求,著力解決電梯機房、井道、底坑防滲漏難點,提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土建結構防沉降要求。
在資金籌措環節,規定電梯更新、改造、重大修理費用來源和籌措機制,明確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協調職責,疏解因資金不足、意見難統一,電梯“久病不治”的難題。
智慧監管創新升級
《條例(修訂草案)》總結南京作為全國首批電梯監管改革創新試點城市的創新成果,凝練全國首批電梯智慧監管試點經驗,加快監管方式從人工管理向數字化治理轉變。
模式創新,加速行業升級
推行按需維保。推動維護保養模式由固定周期、固定項目向精準精細轉變。
提升維保服務質量。倡導維保單位公開服務標準自我聲明,提供更優產品和服務,扭轉惡性低價競爭態勢,向優質優價轉變。
發揮應急處置效能。突出96333品牌特色,發揮平臺數據富集優勢,率先實現數據引導下的智能應急處置。
推廣安全保險。固化“第二代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創新機制,讓市民享受改革“紅利”。
智慧賦能,助推監管增效
推進物聯網技術應用。推動電梯配備物聯網運行監測裝置,變人工巡查為智能預警。
運用智能增效。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電梯平臺,匯集多源數據,助力科學決策。
支撐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首次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的特殊應對措施,依托物聯網技術緩解特殊時期、特殊地點電梯作業人員無法到達現場的矛盾。
據悉,《條例(修訂草案)》將于今年8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供稿: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管局)